出版日期:
黄莉萍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任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营养与代谢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ut、Advance Science、JEV、iMet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发现肠道菌群紊乱是子痫前期的潜在关键病因,首次提出"肠-胎盘轴"概念,被评为"2020年中国肠道菌群十大研究成果之一"。
本视频聚焦产后出血原因的预防与关键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视频首先介绍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的严峻现状及其导致的孕产妇高死亡率,强调了早期预警和精准定义的重要性,并解读了权威指南中产后出血的最新定义。同时,视频也介绍了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着重强调了出血量评估的关键作用,特别是休克指数(SI)作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强力推荐的预警核心工具,是早期识别低血容量状态的关键指标,并提醒需警惕缓慢、持续的出血及血肿等易被低估的"隐性出血"。
视频随后指出,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关键,并提出三大核心预防策略,即精准识别高危人群、密切监测和管理第三及第四产程、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其中重点强调了产后出血处理的"四早原则",尤其强调了团队协作及多学科合作在救治中的决定性作用。视频还归纳了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策略,包括常规缩宫素的应用局限、卡贝缩宫素的优势以及WHO推荐的氨甲环酸早期使用方案。整个讲座旨在为医护人员系统掌握产后出血的预防关键与规范处理流程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视频最后总结道,提高产后出血的预防、识别和处理能力,做到早期预警、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重要保障。